【资料图】
在保险业务的实际运作中,保险合同解释方面的冲突时有发生。这种冲突不仅会影响保险交易的顺利进行,还可能损害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妥善解决保险合同解释的冲突至关重要。
解决保险合同解释冲突,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常见的原则有文义解释原则、意图解释原则、有利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解释原则等。文义解释原则是指按照保险合同条款通常的文字含义并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合同条款的内容。例如,在保险合同中提到“暴雨”,就需要按照气象学上对暴雨的定义来理解,而不是按照日常口语中宽泛的说法。意图解释原则是指通过对合同订立的背景、目的等方面的分析,来探寻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真实意图。比如,投保人购买一份健康保险,其目的是在自身患病时能获得经济补偿,那么在解释合同条款时,就应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
有利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解释原则,是因为保险合同通常是由保险人预先拟定的格式合同,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订立合同时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保险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不过,这一原则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只有在其他解释原则无法解决冲突时才会考虑。
除了遵循解释原则,解决保险合同解释冲突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协商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自行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求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由第三方提出解决方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具有专业性、保密性等特点。诉讼则是指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给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诉讼是解决争议的最终方式,但程序相对复杂,时间和成本较高。
以下是对几种解决方式的比较:
在实际解决保险合同解释冲突时,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和解释原则,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保险人在拟定保险合同条款时,应尽量做到条款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从源头上减少解释冲突的发生。
(责任编辑:贺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