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财政部公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升级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标准,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实现了重要的制度性突破。此轮长周期考核机制的调整,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考核“指挥棒”全面升级,细化了考核周期和权重比例,将有力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收益、防范短期行为,还将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评价结果的影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的比例约为11%左右,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长周期考核是提升各类资金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关键举措。
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业内人士表示,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更好地匹配保险业务的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所以可以看到当前险资一方面在降低预定利率,另一方面在将手中资金投向低估值高股息标的。
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长期个人投资者来说,各种思路也可以作为参考。不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为了尽量分散风险,可以考虑指数投资工具,通过诸如港股通金融ETF、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来实现类似效果。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