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珩 四川在线记者 田珊 摄像 蒋京洲
近年来,“无废城市”的概念大热。2017年,以杜祥琬院士为首的工程院院士专家建议,开展“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2019年—2021年,全国开始试点探索,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22年6月,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上宣读“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包括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参照推进的地区。
目前,四川有8个城市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也在稳步推进,制定建设规划,完善“无废细胞”工程,创新固废管理机制……
什么是“无废城市”?为什么要提倡“无废城市”?作为普通人,我们能为无废城市建设做些什么?今天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无废城市”,看看无废城市建设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无废城市”?
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并资源化利用,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在家门口卖废品,很方便很环保。”6月1日,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簇锦街道的岑奶奶来到团结小区边上的“碳中和”小屋,用积攒几天的纸皮和水瓶换来15元钱和相应的碳积分。
“我们每天能接待数十位市民,回收几百公斤纸皮、金属。”“碳中和”小屋团结店的店员表示,小屋将纺织类、玻璃类、塑料类、金属类、废纸类5种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通过“碳积分”+收益的形式,将普通市民与“无废城市”联系起来。
社区里小小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就是打造“无废城市”细胞的生动一环。
对很多人来说,“无废城市”是个新颖的概念,但其内涵和目标并不复杂。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固体废物,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全部综合利用,而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四最”。第一是“最少”,把固体废物源头产生量降到最少;第二是“最充分”,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达到最充分;第三是“最安全”,在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中达到最安全;第四是“最低”,将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废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落实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抓手,对推动减污降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怎么建“无废城市”?
稳步推进细胞工程建设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无数个“无废细胞”构建而来,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要历经长期探索、实践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就四川而言,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目标部署息息相关。
2022年4月,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眉山8个城市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2022年6月,川渝两地政府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明确在重庆市全域和四川省成都等15个市开展“无废城市”共建。
以成都为例,实施方案构建了包括15个工业指标、9个生活指标、4个农业指标和19个其他指标在内的47个指标体系,特别强调要稳步推进“无废城市”细胞工程建设,增设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垃圾分类细胞工程,并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开展无废酒店、场馆、工厂、学校、医院等细胞工程361个示范点位建设。
在成都市中心的“芳草静脉家园”,环卫工贺大哥告诉记者,高新区芳草街街道每天有约15吨厨余垃圾在这里完成渣湿分离,未来还将实现水油分离,做到了厨余垃圾分类处理不出街道,分离渣质也能有效回收。目前,类似的无废城市细胞工程正在加速推广铺开。
绵阳则特别印发了“无废工厂”“无废集团”“无废乡村”等9类“无废细胞”建设方案,针对各领域提出目标和办法。
“无废城市”未来展望
打造固体废物管理“一张网”
按照《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四川“8+7+1”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目标并不好完成。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司副司长温雪峰建议,要发挥好政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方的作用,改变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深入调研和加强交流,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突出地方特色,制定有利于固体废物从产生到运输、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置等全过程的配套政策和长效机制。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强化部门联动,构建“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统筹、行业部门具体负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还会组织相关城市赴首批试点城市学习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固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本地“无废城市”建设。
“我们希望更多市民参与进来,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做好各类垃圾分类收集与投放,践行低碳绿色出行,做‘无废城市’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