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天地是此峰
朱杨柱——实干型
两次参加空军招飞都遗憾落选
(资料图)
为梦想永不止步
航天飞行工程师终圆梦蓝天
大鹏四度同风起
景海鹏——经验型
我国『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57岁仍坚持每天600个俯卧撑
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
神舟潮涌自天来
桂海潮——学术型
北航教授、戴眼镜的博导
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
200余项航天员训练两年多完成
我国瞄准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29日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林西强说,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产品质量受控,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林西强说,按计划,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
驻留约5个月 计划11月返回
林西强在会上表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驻留约5个月,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林西强介绍,这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个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为: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5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飞行任务期间,神舟十六号乘组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再对接和撤离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将开展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将完成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等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按计划开展多领域大规模在轨实(试)验,有望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还将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让载人航天再次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神舟十五号乘组即将返回
林西强介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即将返回地球,目前在轨工作生活181天,各项在轨工作进展顺利,已圆满完成4次出舱活动任务,成为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入轨。林西强说,除圆满完成4次出舱活动任务外,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开展了多次载荷出舱任务、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28项航天医学实验,以及38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涵盖了生命生态、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目前,他们正在紧张有序开展神舟十六号乘组进驻和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林西强表示,神十五乘组返回前,他们需要持续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在轨实(试)验,完成返回前实验样本采集、处置和下行物品的清点整理;待神舟十六号乘组进驻,两个乘组完成在轨交接和轮换后返回地面。
适时发射扩展舱段
空间站基本构型升级为“十”字构型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近地轨道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将统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近地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构型升级为‘十’字构型。”林西强说。
目前,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连续驻留空间站,通常每年进行2次乘组轮换、1-2次物资补给。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新京报》等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首次登陆月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的公告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5月29日上午说。
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林西强表示,近期,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全面部署开展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据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规划,2030年前中国人将实现首次登陆月球,其间两名航天员将驾驶载人月球车开展科考活动,根据当前任务设计,载人月球车将具备载人驾乘、月面移动、定位支持、安全辅助等功能,可为航天员提供移动、通信、探测辅助等保障。
公告称,为吸纳社会优质力量参与载人月球车研制,探索与任务实施相适应的商业化研制模式,进一步提升工程效益,现面向全社会发布公告,征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
公告要求,根据载人月球车研制主要要求,论证提出载人月球车总体研制方案建议,具体方案内容应包括任务需求论证、总体方案设计、主要关键技术、安全性可靠性设计、研制流程、质量进度保障以及商业模式、经费需求等。
根据公告,申报单位需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成立满两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组织机构均可参与,可一家或多家联合申报;二是具备与承担任务相匹配的技术、研制实力;三是具备健全有效的研制、质量管理体系;四是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履约信用。
近视也可以“飞天”吗?
载荷专家是干啥的?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乘组三名航天员与公众正式见面,其中载荷专家桂海潮的亮相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关注。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教授,非飞行员出身的桂海潮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有心怀航天梦的网友关心,普通人要想参与航天员的选拔对于视力是否有要求,戴近视眼镜对于执行飞天任务是否有影响?
为什么航天员对视力要求这么高?
航天员的一大工作职责是驾驶载人飞船,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驾照”,它对航天员的要求极高。
一方面,太空不同于日常生活环境,有微重力、真空、强辐射等现象,航天员需要系统学习轨道动力学、空间环境、航天医学等航天知识。
飞船的设计也完全不同于普通载具,甚至有很多极其“反常”的操作。例如,在地面上赶上一辆车要加速,在太空中交会对接可能要减速(取决于轨道高度关系),没有拐弯、刹车、坡起,更没有停车、倒车的概念。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必须过硬,眼睛也要能够驾驭住这运行速度7800米/秒的飞船,真不是简单的事情。
另一方面,载人航天是一件危险系数很高的事情,既要坐着“轰隆隆”的火箭一路进入太空,又要全程“电闪雷鸣”冲击大气返回地球,多个环节都面临巨大风险。例如,返回时有一定可能性降落于荒漠、深山、海洋,要求航天员有足够强的荒野求生能力,等待搜救队伍前往救援。如果这个时刻,航天员来一句“哎,我眼镜跑哪里去了”,是不是感觉画面很惊悚?
太空生活也并不简单。在失重环境下,人的体液会重新分布,尤其是头部会明显“肿胀”起来。大家经常感觉到航天员进入太空后变胖了,就是这个原因。相应地,眼睛附近的体液也会增加,眼压变化对视力的影响肯定是有的。
矫正视力能不能行?
从理论上讲,人的眼睛、甚至整个人的身体,无论它好到什么地步,都是远远不够航天事业直接使用的,它们根本无法直接面对真空、低温、微重力、强辐射的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载人飞船来运载人体,一旦进入太空,航天员还需要进入一个小型的载人航天器——舱外服,它们是人脆弱身体的功能延伸。舱外服最亮眼的地方就是黑黑大大的头盔,主要就是服务于航天员的眼睛。即便是在舱内模拟的地球大气环境,在进行一些太空科学实验时,航天员也需要佩戴一些特制的眼镜。
航天员的培养要花费惊人的代价,自己也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还要积累若干年才有进入太空的机会。但生而为人,还是无法避免衰老的进程,人的眼睛总会不可逆地逐渐变成老花眼,或出现散光或眼疾。如果简单因为眼睛问题就让一个航天员停止了宝贵的工作生涯,未免是国家资源和个人情怀的巨大浪费。因此,时常能看到年纪偏大的老航天员戴着眼镜工作,这并不算奇怪。
近视也可以“飞天”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曾表示,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变得越来越科学了。“以前的选拔标准比较单一,航天员既是驾驶员,也是工程师。随着工程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实验越来越专业,任务不同选拔标准也有所不同,驾驶员和工程师的标准有了区分,高度近视是不行的,低度的近视还是可以的。我们现在招了几个载荷专家,有好几个也是戴着眼镜的。”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29日介绍称,航天员通常分三类,一类是航天驾驶员,一类是航天飞行工程师,还有一类就是载荷专家。通常而言,航天驾驶员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是最高的,其次就是航天飞行工程师。而载荷专家相对要求较低,“此前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载荷专家身体素质要求可以相对低一些,包括轻度近视,都是可以的。”庞之浩进一步介绍称,虽然航天员可以戴眼镜上天,但一般而言,在发射阶段和返回阶段航天员是不戴眼镜的,“因为发射和返回时候震动较大,但上天之后戴眼镜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庞之浩称。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高级工程师王震介绍称,在选拔航天员的时候,对载荷专家的医学要求和对其他类型航天员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对载荷专家的视力要求会低一点,所以说戴眼镜是没问题的,但是在飞行任务中,特别是在上升段的时候,航天员坐在飞船中会经历火箭的振动。如果戴着眼镜可能会与舱内压力服的面窗产生干涉,也可能会发生碰撞,所以说航天员在发射任务中的上升段,是不会戴眼镜的。
载荷专家是干啥的?
目前,全球有航天员540余名,分属于18个国家,我国现役航天员有34名,其中第一批现役9名(已退役5名),第二批7名,第三批18名。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航天员的分工更加明确,第三批航天员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新增两个“工种”: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飞行工程师负责太空站建设和维护,主要来自科研部门、高校的工程师或机械师。载荷专家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主要来自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科研人员。
桂海潮便是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
1964年,前苏联“上升1号”飞船上,费奥克蒂斯托夫成为第一位有效载荷专家,他是一位航天设计师,参加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飞船太空飞行的实际考察。
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登月飞行的航天员施密特是第一位真正的载荷专家,他是地质学家,在对月球进行实地考察方面的优势远胜于其他航天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空间站的出现,为开展长期、可动态调整的研究任务提供了可能。
2011年进入运营期后,参与空间站任务的载荷专家担负了专业性空间研究项目的具体实施,比如空间生物学、物理学等专业性项目以及部分新技术验证项目,并在必要时指导飞行工程师协助完成相关工作。
随着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为满足工程任务需要,2020年底选拔的第三批航天员,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18名航天员中有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