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蝶变 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基业长青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时间:2021-01-07 15:31:02

脆弱的银行体系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成为对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及长远经济成长的最大潜在威胁。中国的金融架构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并且中国渐进式的改革与转型缺乏转轨成本的制度安排,随着企业大规模改革和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经济转轨的成本特别是国有企业转制成本,逐步转移到国有商业银行,积淀、演变并最终体现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加之国有银行自身也处于转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体制陈旧、观念、机制、管理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危机。

对于中国银行业长期积累的风险,一些国际媒体和机构曾作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银行业危机随时可能爆发的判断。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金融体系脆弱性可能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加深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银行体系稳健经营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更加清醒地意识到银行自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且,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步形成的对银行改革进程的时间约束,也开始发挥作用。

2003年年底,中央政府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大决策付诸实施。中国国有银行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国家注资与剥离坏账进行大规模财务重组,以解决历史存量问题;通过股份化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变银行传统的产权与经营机制,健全公司治理;通过股票公开发行进一步募集充实资本金,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推动银行的持续改革。这个思路参照了国际上银行重组的经验,又糅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为中国银行业改革提供了一条清晰、务实和可靠的路径。

事实证明,中央政府关于国有银行改革的决策及时机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否则,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之后,改革将会遥遥无期。作为中国大型银行改革的收官之作,农业银行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以及外界对其经营模式的质疑与不解,2010 年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当年全球最大规模的上市项目。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在保持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金融在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如果不是在金融危机之前完成主要大型银行的重组上市,今天的中国银行业就不会有这个局面,中国经济也难以从全球金融危机的泥沼中率先复苏,今天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较快发展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与压力。

正如《人民日报》今年2月3日文章《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所言:“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需要勇气和担当。”

国有银行改革过程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任何改革都不忌讳争论,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各种思潮的争论中前行的,只要是站在学术探讨立场上的理性争论,最后总会达成共识和谅解。国有银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争论大都是在金融界和学术界之间进行的,他们站在学术的角度,立足中国国情和国有银行现实,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商榷,最终大体达成共识。并且,这些争论对于决策层制定改革政策是有益的,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改革路径。各种争论可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信号机制,有助于走上改革之路时矫正和再矫正,也可预防在面对更为广阔和复杂的外部世界时,智慧和判断力的萎缩。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证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过去更强而不是更弱了;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也已证明,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比过去更强而不是更弱了。在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金融机构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而要造就这样的金融机构,唯有持续改革开放。

金融竞争力尤其是银行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全球的经济体系、金融竞争格局及金融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能力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金融业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经济全球化及经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致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出新的鲜明特征:复杂性、突发性、扩散性和快速传播性。

财务重组和公开上市是中国银行业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但这只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和环节。只有切实转变经营理念,重塑银行文化,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基业长青。

转变经营理念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强化资本、成本和风险约束的意识,注重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强调成本与收入、风险与收益、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的统筹平衡,真正树立起资本约束、价值导向、兼顾长远的科学发展理念。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永恒的主题。一部企业制度的变迁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升公司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的历史。建立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风险管理体制,以风险管理为中心,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各类风险,持续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改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培育科学、审慎、全局的风险管理文化,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完成改制上市的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仍有漫漫长路要走。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反过来激烈地受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影响。因此,中国银行体系的变革,涉及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变化的转型,有赖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性和机制性的一系列深层改革的推进。(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如家4.7亿美金收购莫泰168全部股权 保留其品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