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向14家上市公司发出年报问询 继续保持从严监管的频率

来源:全景网时间:2018-05-17 12:02:28

本报记者 谭楚丹 深圳报道

尽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已经落下帷幕,但交易所的年报事后审查工作还在继续。5月16日,深交所向14家上市公司发出年报问询,继续保持从严监管的频率,其中不乏市场近期关注的企业,如獐子岛、*ST华信、国民技术等。

年报事后审查是交易所履行一线监管职责的“重头戏”,5月15日,深交所有关人士解密了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监管工作。

年报监管数据观

年报事后审查,作为交易所落实一线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年以来得到了加强。

一组数据就能体现出深交所全面发力。截至5月11日,深交所已向上市公司发出2017年年报问询函近250份,累计关注问题3000多个,其中在官网公开近130份,公开比例超过50%,公开比例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从问询深度来看,深交所继续保持“刨根问底”。以乐视网为例,深交所5月8日发出年报问询函,33条问题直击“命门”,其中就包括关联交易过半情况、职工持股计划夭折原因、债务、实际控制人变更、是否触发净资产为负导致暂停上市等问题。

5月15日深交所新闻发言人陆序生表示,今年深交所在年报审查中更突出风险导向,从风险公司和风险事项两条线并行推进,其总结出“四结合”的手段。

首先,提前部署和精准监管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深交所分类审查、提前预判风险,全方位提前布局年报审查,强化精准监管能力。比如对年末突击创利情形,深交所发出问询函、关注函等各类函件66份。

精准监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日常监管的积累。因此,深交所将日常监管与年报监管相结合。深交所新闻发言人陆序生介绍,临时公告和定期报告相辅相成,是上市公司两套重要的信息披露机制。深交所通过“抽丝剥茧式”问询,针对同一事项日常、年报问询相互印证,判断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问题或异常行为。

现场检查的手段亦少不了,能对上市公司带来震慑效果。深交所表示,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逐步建立常态化现场检查机制,提高线索发现能力,强化主动介入,提升一线监管有效性和威慑力。

从效果来看,针对问询中发现的问题,深交所一方面督促上市公司补充更正披露,做到即问即改,已有160多家披露定期报告补充、更正公告;另一方面依法全面从严惩处违规行为,已对9家上市公司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16日向记者表示,“从我们业内角度来看,交易所的问询内容越来越专业,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我们觉得这是好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报、并购标的情况不一定有特别专业的知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能让投资者有准确的判断。”

高风险企业“早预警”

深交所以风险导向推进年报事后审查工作,在被问询的企业中,不乏存在高风险类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从今年深交所年报事后审查的关注方向来看,有的业绩下滑幅度较大;有的出现巨亏,如前述提及的乐视网;有的发生“黑天鹅”,比如獐子岛(002069.SZ)、南风股份(300004.SZ);也有的暴露信用风险,比如*ST华信(002018.SZ)。

深圳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资经理16日向记者强调了高风险企业的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其指出“比如有的上市公司以往业绩已经出现亏损,年报继续巨亏,但仍然有散户炒作股价,火中取栗。这时监管层就要发挥它们的功能,要求上市企业披露风险点,提醒投资者可能会有暂停上市的情况”。

所谓高风险公司,则是面临经营困境、大股东凌驾于上市公司内控之上、现金流紧张、资产负债率高企、重组业绩承诺履行压力大、股权争夺不休等问题。

对此,深交所15日表示,围绕发现问题、揭示风险这一目标展开监管,对高风险公司的监管做到“三早”,即重心前移。

首先体现在“早识别”。深交所表示,风险排查工作贯穿于日常监管的方方面面。通过前次定期报告后的全面风险排查及股东质押风险、规范运作风险、市场风险等专项风险排查,摸清风险底数,画出“风险地图”,“一司一策”制定风险应对方案。

深交所从运营和成长、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市场认同度三个维度对公司进行了全面风险排查,梳理高风险和重点关注的公司清单,从严从快开展年报事后审查,目前已对110多家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

当识别到这些公司出现“空壳化”、业绩变脸、重组标的失控、临近年报披露变更审计机构等风险特征,深交所就要进行“早预警”。

据了解,在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前,深交所已对150多家公司的年审会计师发送关注函,传达所关注的重要会计事项,提醒会计师做好年报审计工作,并将公司作为重点问询对象。

据深交所新闻发言人陆序生介绍,截至目前,深市有77家公司2017年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其中“无法表示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有11份,涉及事项包括部分交易缺乏合理的商业实质、审计范围受限、未能识别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财务内控存在重大缺陷、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2017年度的“非标意见”不仅涉及财务报告,还涉及其他鉴证报告,数量明显多于上一年。

对此,深交所已对涉及非标意见的近20家公司集中发函,要求对涉及非标意见的事项进行补充说明,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从严监管。

第三则为“早处置”。据了解,截至4月27日晚间,深交所已对*ST华泽、康达尔、山东地矿、凯迪生态、千山药机等5家公司无法在限定期限内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启动纪律处分程序;同时深交所已对21家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将对上述全部公司发出问询函;已对提出摘星摘帽申请的公司发出问询函20多份,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业绩大幅波动、非经常性损益确认、资产减值计量与确认、持续经营能力等。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7.2% 超三年定期存款利率
下一篇:香港金管局两次入市承接港元捍卫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专题策划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